第623章 左懋第的困境
- 最新推薦:
- 重生西遊之齊天大聖
- 凡人修仙傳
- 倚天屠龍情
- 洪荒之國術縱橫
- 赤心巡天
-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(凡人修仙傳仙界篇)
- 射鵰大反派之穿越成楊康
- 諸天之神照經傳人
- 諸天之最強主宰
- 我六耳從洪荒開始布局西遊
- 仙逆
- 滅世武修
- 蓋世戰神
- 花豹突擊隊
- 宰執天下
- 網遊之三國無雙
- 慶餘年
- 寒門梟士
- 奮鬥在紅樓
- 錦衣春秋
- 邪御天嬌
- 盛唐神話
就天津水師的建設,三桅戰船的使用和操練,朱慈烺向陳兆蘭請教,面對太子所問,陳兆蘭不敢怠慢,小心翼翼的回答,朱慈烺聽後微微點頭--就像吳甡說的那樣,陳兆蘭確實是老成持重,經驗豐富,雖然年紀有點大了,但雄心仍在,就現階段來說,這樣的人做天津水師的副將,正是合適。隨夢小說網 www.suimeng.co
其間,施琅站在旁邊,但太子始終不給他說話的機會,一直到結束,他也沒有能說一個字--施琅性子沖,急於立功,太子故意磨他。
最後,朱慈烺對陳兆蘭道:「子曰,三人行,必有我師,我大明水師切不可有蠻夷小國、難有大器,我大明才是天下第一的傲氣,這一點,你一定要牢記。朝廷租借三桅戰船不易,能招來紅毛教官就更是不易,你們要虛心的向紅毛人學習,善待、尊重紅毛教官,船上事務,都要聽從紅毛教官,士兵對他們要遵從師禮,任何人無理挑釁紅毛教官,都要用軍法嚴厲處置!」
「臣謹記。」陳兆蘭躬身。
「除了施琅帶來的三百兵,我還調了幾個讀書人,充當你的幕僚,十日之內,他們就會到天津,其中一人你可能知道他的名字,現湖廣總督侯恂之子侯方域。」朱慈烺道。
陳兆蘭吃了一驚,急忙道:「臣何德何能,敢用侯公子?」
雖然是一介武人,但陳兆蘭對侯方域之名,卻也是知道的,堂堂四大公子之一,名滿天下,他一個三品的水師副將,怎敢用來做幕僚?
朱慈烺卻笑:「不必擔心,侯公子到你軍中,不是享福,是來受罪的,你把他當一般幕僚使用就可以。」
去年秋試,侯方域名落孫山,沒有能考中舉人,對他這種名滿天下的名公子來說,連舉人都考不中,實在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,如果沒有去年遵從皇太子的命令,在歸德和小袁營的那一番歷險和大開大合,侯方域一定會垂頭喪氣,鬱鬱寡歡,但因為有了那一番的歷練,開闊他的眼界,令他知道,除了「中舉」之外,這世間還有其他他可以一展身手的地方,於是他便給朱慈烺寫信,請求到軍中效力。
看完侯方域的來信,朱慈烺對侯方域又高看了一眼,原本侯方域不必給他寫信的,因為其父侯恂現在是湖廣總督,侯方域完全可以去投奔父親,在父親帳下做一個輕鬆幕僚,但侯方域卻捨近求遠,要到太子軍中效力,這說明,侯方域還是有相當上進心的,到父親帳下做幕僚,雖然輕鬆,但沒什麼前途,縱使有什麼功績,人們也只會歸到他父親,而非他的頭上,到太子帳下就不同了,成績皆是自己,更不同的是們,太子是國本,是未來的皇帝,一旦他在太子帳下作出成績,那遠大的前途,豈是在父親帳下可比的。
就這一點來說,侯方域還是有一點野心的。
而天津水師正建,急需要像侯方域這樣的讀書人,於是朱慈烺欣然同意,就派他為陳兆蘭的幕僚,協助陳兆蘭打理水師事務,同時了解三桅戰船的構造,為大明仿製打下一定的基礎--這是侯方域的機會,也是太子對他的磨練,如果侯方域經不起,太子以後想要重用他也難,如果他能做出一些成績,以後自然有他施展才華的地方。
「一支隊伍,最重要的是紀律,因此我令施琅從京營帶了三百兵,日後天津水兵的操練,都要依照京營的手冊。體力,刀槍一類的標準,水師可以自己制定,但紀律卻必須依照京營,絲毫都不可以打折。」朱慈烺道。
陳兆蘭抱拳稱是,
「至於水師的餉銀,你盡可以放心,朝廷一定會保證。」
最後,朱慈烺勉勵道:「努力,希望你們早日學到紅毛人的本事,做到沒有他們,我們也能獨自操作三桅戰船的程度。」
「臣謹記。」
……
談話結束,從太子的大帳離開時,陳兆蘭老臉嚴肅,太子殿下對天津水師的重視,再清楚不過了,若出了叉子,沒有成績,太子絕不會饒他,因此他必須加倍努力。遠望停在碼頭的戰船,聽着濤聲,感受着海風的巨大吹拂,陳兆蘭清楚感覺到了「天津水師副將」這個職位的沉甸甸……
第二日清早,朱慈烺登上了三桅戰船,近距離的感受這個時代最強軍艦的強大氣場。而為了太子「歡心」,三根主桅上的巨大白帆全部揚起,載着太子在大沽口附近的海面上轉了一圈,從紅毛教官到普通水手,鉚足了勁,在大明太子面前表現。
其間,在朱慈烺的要求下,艦首的紅夷大炮進行了一發試射。
「砰~~」
紅夷大炮的巨大聲響,直傳十里之外……
朱慈烺手扶船舷,遠望大海,思想已經飄的很遠……大明水師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水師,超越唐宋,獨領風騷,鄭和下西洋時的龐大艦隊,直到今日,也是西洋各國都無法比擬的,可惜後來禁海,實行「片板不得下海」的閉關政策,硬生生自廢海軍,錯過了海洋時代的發展機遇。
現在,大明重新重視海軍,所為的,絕不只是騷擾建虜後方,緩解遼東危局,在朱慈烺的計劃里,大明海軍有更長遠的利益和所圖……
不止海軍,還有港口。
照朝廷的規劃,東印度公司的三桅戰艦和新型戰船,最後都會放置在秦皇島---天津渤海是內陸海,冬季冰封,戰船無法出海,但相隔不遠的秦皇島卻是一個天然不凍港,戰船一年十二個月,隨時都可出擊。
對一支水師來說,秦皇島簡直就是一個天賜之地。
因此,雖然是叫天津水師,未來也會歸天津巡撫節制,但天津水師主力戰艦的泊船處,卻不會是大沽口,而是正在興建的秦皇島港,
經過去年的準備,今年開春之後,朝廷在永平山海關等地,一共徵發了八千民夫,在工部官員和監理太監高起潛的督促下,已經開工修建碼頭---和後世不同,此時的秦皇島並沒有和大陸相連,四面環水,還是真真正正的一個島,就像此時的覺華島一樣。
就大明現在的建造水平,修建秦皇島碼頭並不難,難的是錢糧和民力,到現在為止,雖然已經開工了,但進展並不快,所以朱慈烺有點憂,擔心秦皇島碼頭不能按照原計劃,在今年年底之前建成。
……
京師。
乾清宮。
崇禎帝正在批閱奏摺,天津的事,他已經知道了,對天津巡撫原毓宗、副將婁光先、指揮使楊維翰等人的貪墨和舞弊,他十分憤怒,更憤怒的是,天津近在咫尺,朝廷卻沒有察覺,若非太子經過天津,原毓宗等人不知道還要逍遙到什麼時候呢。
「無能!」
崇禎帝心頭湧上兩個字。
當然不是自己無能,而是朝臣無能,從內閣六部到都察院,這麼多人,事先竟然沒有一個人察覺,沒有一個人上疏揭弊,朝廷每年那麼多的俸祿,簡直是白花,崇禎帝如何能不憤怒?
對太子在天津的處置,崇禎帝是贊同的,但贊同之外,也有一絲絲的不快---不經過朕和朝廷,就徑自處置,春哥兒這毛病怎麼也改不掉!
內監秦方輕步而進,將剛剛收到的一封奏疏呈到案前,見太子發來的,崇禎帝立刻打開了看,看完後眉頭微微皺了起來,微怒道:「怎麼又去滄州了……到處亂跑,真是胡鬧!」將手中的奏疏重重地拍到了案上。
站在崇禎帝身後的王承恩急忙下跪。
崇禎帝煩躁的擺手,示意他起身,然後說道:「叫首輔來,朕要知道,關於滄州之事,他們到底有沒有議出一個處置方法來?」
很快,周延儒來到。
天津巡撫原毓宗,副將婁光先被太子拿下的消息傳到京師後,周延儒表面上不動聲色,心中卻是有點擔心,因為原毓宗能成為巡撫,乃是他舉薦默許的結果--他當然不是白舉薦,原毓宗送來的一副宋代米芾的字畫,才是他願意拔擢原毓宗的真正原因。
現在原毓宗出事了,周延儒很擔心原毓宗會將字畫的事情捅出來,尤其是當着太子殿下的面,一旦事情敗露,他這個首輔肯定就坐不下去了,因此他立刻派了自己的一個心腹,刑部郎中到天津,一來遵照崇禎帝的命令,將原毓宗三人押回京師審問,二來也是警告原毓宗,令他不要胡說,不胡說最多不過罷官流放,若是胡說,牢底坐穿,必死無疑。
聽到皇帝陛下召見,他急急來見,心裏只擔心皇帝是為了天津之事。
如果是,他就需要小心回答了。
不過令他安心的是,皇帝並沒有提天津,而是問起滄州鹽務。
周延儒天生就善於察言觀色,對崇禎帝的心思最是了解,他立刻意識到,崇禎帝忽然問起滄州,一定是滄州有變,而有變的原因,只能是因為太子--朝堂上下都是他的控制下呢,不經過他,不可能有關於滄州的奏疏送到御前。
不知道太子說了什麼,周延儒只能小心回答。
左懋第到任長蘆鹽場滄州分司的主事之後,改舊制,頒新政,雷厲風行,但鹽商和鹽戶並不買賬,相反,眾人對新政非常抵制,商人和鹽戶連日到鹽運使衙門前請願,鹽務癱瘓,新政難以推行,滄州官員也對左懋第非常不滿,到現在,對左懋第的彈劾,已經有十幾封了。
周延儒小心翼翼地道,對左懋第在滄州推行的政策,內閣是支持的,但左懋第過於急躁,惹的滄州不安,內閣認為,也有失當之處,因此,內閣決定派戶部侍郎到滄州,協調幫助左懋第……
「這麼說,內閣還要再等了?」崇禎帝冷冷道:「但朕的兒子等不及,你們不當惡人,朕的兒子要替你們當了!」說着,將太子的奏疏從御案上甩了下來……
……
滄州。
正常情況,太子離開大沽口,就要返回京師。不想在臨近天津之時,太子忽然下令,全隊往滄州而去。同時派人將一封緊急奏疏送往京師。
年初朝議,為了籌集京營的糧餉,太子將原本屬於戶部的兩處鹽場,一個河東,一個長蘆,都要到了手中,並且成功的左右了兩處鹽場幾個新官員的任命,其中最被太子寄予厚望的,就是長蘆鹽場,滄州分司的主事左懋第。
而左懋第在滄州分司的工作,並不是太順利,參謀司的幾個幕僚立刻意識到,太子此番轉向,怕是為左懋第而去。
滄州。
長蘆鹽運司滄州分司衙門前。
持着棍棒的衙役站在台階上,維持秩序,台階下,一大群的百姓亂鬨鬨,有人振臂高喊:「冤枉的,放人!」「左懋第,狗官!」每喊一聲,就有人跟着應和,並掀起一陣的叫好之聲。
台階上的衙役們滿頭大汗,挎着腰刀的班頭大聲喊:「這裏是鹽務衙門,不理民事,你們有什麼冤枉,到滄州衙門說去!」
但卻沒有人聽他的。
反倒是在他的刺激之下,要求放人、罵左懋第是狗官的聲音,更加響亮了。
聲音飄過圍牆,送到了衙門裏。
衙門正堂。
新任長蘆鹽場滄州分司主事左懋第頭戴烏紗,一身藍色官服,正坐在案後,冷冷地望着跪在下面的五個人。
其中三個人有官身,分別是長蘆鹽場下轄的海興鹽城的鹽課大使(正八品),鹽引批驗所大使(正八品,管查驗鹽引),巡檢(正九品,管巡視)。
除了三個官,還有兩個鹽商,都是滄州本地有名有號的有錢人。
現在五個人跪在堂中,表情卻各不相同,三個官員都比較惶恐。大明賤籍,本應該害怕的兩個鹽商卻是非常淡定,尤其是聽到外面的呼喊聲之後,他們就更是有恃無恐了,嘴裏喊冤枉,但眼神里卻並沒有多少害怕恐慌之色。
「本官最後再問你們一次,為什麼同樣一張鹽引,別人兌換不了,陳王二商拿了到鹽場,就可以直接提鹽?你們三人收了多少好處,如實招來!」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234s 3.9781MB